墓地土地緊缺,你會使用節地葬嗎?
受傳統觀念影響,大多數中國人都講究“入土為安”,希望去世后能葬進一塊專屬的墓地。然而,隨著老齡化程度的加劇和墓地審批的收緊,近幾年中國的墓地資源越來越稀缺,價格也快速飆高。甚至在墓地價格較高的一二線城市,專門買一套房放置已故親友的骨灰和墓碑是很常見的事。
現在的墓地到底有多貴?
目前中國還沒有權威的墓地價格公示平臺,但從中國最大的殯葬服務提供商福壽園(01448.HK)披露的財務數據來看,中國的墓地價格在近幾年確實增長很快。
除了墓地價格太高,近年關于墓地產權和使用期限的爭議也很多。
國家規定,公墓墓區土地所有權依法歸國家或集體所有,人們買墓地是買使用權而非所有權,是租賃關系。墓地的使用期限最長不能超過70年,且需要以20年為一周期繳納管理費。
近三年,中國經營性公墓數量從1598個降至1386個,北京、上海、陜西、河南等多地都已停止審批建設經營性公墓。
你能接受換種安葬方式嗎?
眼看著中國墓地資源越來越緊張,2016年2月,民政部、發改委、科技部和財政部等下發《關于推行節地生態安葬的指導意見》,開始大力推廣生態葬。生態安葬主要包括樹葬、海葬、花壇葬、壁葬、草坪葬等綠色生態殮葬方式。
從目前推進的情況來看,生態殮葬服務在一線城市和部分二線城市已經受到了歡迎。例如,2014年北京市約有1700份選擇海葬的需求。
與花同葬,與海同眠,與樹同生,你將來會選擇生態葬嗎?
舉個例子,北京市民政局在今年3月21日表示,亡故市民墓穴到期后,可以續租,續租只收取墓地管理費,管理費為墓地造價的5%,續租期為20年。
如果墓地到期后無人來“續租”,那么骨灰可能被遷移改造或者免費深埋。
事實上,墓地使用期限并非中國首創,世界有不少國家(地區)很早就約定了墓地的使用期,以此來避免墓地資源枯竭。比如,日本、德國、英國等國家,都會在使用期滿后將骨灰深埋或拋撒。
一方面,隨著中國老齡化程度的加劇和死亡人口的增加,未來對墓地資源的需求會更高。
一方面,國家對墓地資源的供給正在不斷收緊。以北京為例,近幾年的特殊用地面積已經大幅下滑。